煤炭行業:轉型有風險,不轉型有大風險
近期,看到一些煤炭企業轉型的資信,如龍煤集團2.25萬煤炭產業工人走向農墾、森工、林業、城市公益崗位;兗礦集團進軍電商,向中國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澳大利亞食品,同時該集團全面進軍房地產;山東能源不斷優化發展戰略,初步形成了以煤為基,煤化工、電力、裝備制造、現代服務、醫療健康等多元產業發展格局。這些消息就象寂靜的潭水中投入了一枚石子泛起了一朵浪花,使我們看到了一絲希望。星星之火,意義重大。
首先,這些轉型改變了煤炭人的觀念。煤炭行業是一個伴隨著共和國成長的傳統行業,“煤”深深地植入了每一個人的思想,如果不讓從事煤炭事業,從心理上、思想上都接受不了。“誓與煤炭共生存”,我堅信煤炭還會好起來,這都是忠誠的煤炭人對煤的熱情和依戀。這些轉型使平靜使煤炭人的心里開始不平靜了,開始有所悟,有所思。觀念的改變為煤炭人開打了一扇窗戶。
其次,這些轉型給煤炭人的行動做了示范。有些企業想轉型卻不知怎么做,也不知道能夠做什么,總感覺除了煤什么也干不了,看到別人能夠做這些,就會知道自己不但可以干這些工作,也可以干別的。看到別人走出去,我們在等什么?行動的示范為煤炭人指明了一條路。
第三,這些轉型給煤炭人確定了目標。與其等死,不如確定一目標向前沖。等,失去了機會,喪失了斗志,迷失了方向;向前沖,破釜沉舟,就會有更多的希望。確定了目標為煤炭人在轉型的前進道路上點亮了一盞燈。
大勢所趨,“不必悲觀煤炭業的未來”,“ 十三五煤炭需求將低速增長”都不必當真,500萬煤炭職工,將來有好日子過的不會超過50萬,發揮自己的優勢,尋找煤炭之外的第二片海,也不失為一種選擇。
“煤企的多元化轉型多多少少有點病急亂投醫的意味,轉型成功的自然不必提,但一旦失敗,投資錢打了水漂,兼之耗費不可估量的精力,會使公司陷入更加雪上加霜的窘境”,這種擔心實不應該,轉型有風險,不轉型有大風險。
文章地址:http://www.samerrabi.com/gsxw/39.html ,水泥發泡機,注漿泵,礦用注漿泵,礦用濕噴機,濕噴機,砂漿輸送泵,礦用噴漿機;如需轉載請注明本文來源出處!
上一篇:煤炭漲價的客觀條件:不存在!
下一篇:沒有了